温馨提示:文章已超过446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今天给各位分享玉米褐斑病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玉米褐斑病防治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1、这是玉米黑穗病。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方法 (一)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。一般双亲抗病,杂种一代也抗病,双亲感病,杂种一代也感病。二) 播前种子处理 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。
2、玉米褐斑病,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、叶鞘及茎秆上。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,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,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,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,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,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。
3、郑老师 看图片是玉米心腐病 是细菌性病害 还是要防治的,防止传染啊 可以用噻菌酮,氢氧化铜,络氨铜,代森铵,三氯异氰脲等进行防治。
4、您好,这个是玉米锈病。玉米锈病发病外观:玉米叶子,发病的玉米叶子上有一个个小凸点,叫夏袍子,还可以看到或摸到红色粉末,是锈粉 防治玉米锈病可用三唑类药,如戊唑醇,腈菌唑,氟硅唑,三唑酮,丙环唑,己唑醇等药喷雾防治,防治高效而且价格经济。
你好,玉米黑斑病又称条斑病,叶斑病和叶枯病、碳纹病等。主要危害叶鞘,叶片和苞叶。受害病株叶片出现水泽壮,清灰病斑向两侧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间青灰色大班。温度低湿度大容易感染。您可以用都菌灵假期柳俊玲白俊戴森锰锌等错交替使用喷雾。一般的情况下两到三次。就会出现明显的较效果。
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。主要为害中部茎秆和叶鞘。玉米10多片叶时,叶鞘上初现水渍状腐烂,病组织开始软化,散发出臭味。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形,边缘浅红褐色,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。湿度大时,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,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~4天病部以上倒折,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。
玉米张黑斑这种现象是得了褐斑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、叶鞘及茎秆上。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,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,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,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,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,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。
1、看照片是玉米褐斑病。该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发生严重而且传播较快的一种玉米病害。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、叶鞘、茎杆上,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,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,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,到后期发病叶片呈干枯状。
2、看着像是玉米的青枯病。防治方法 选用抗性好的品种:选用抗病耐病的优良品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。选种这些品种,在特殊灾害年份就能表现出突出的抗灾增产能力。及时消除病残体: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,收获后深翻土地,也可减少和控制翌年初侵染菌源。
3、重病区应实行2-3年的轮作,减少菌源;不施用含有病菌或未经充分腐熟的农家粪肥。药剂防治:在玉米快抽穗时,用1%的波尔多液喷雾,对病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;在玉米抽穗前10天左右用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喷雾,可以减轻黑粉病的再侵染。
4、品种的抗性和气候条件。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不同,有的品种易感此病;玉米苗期低温多雨是苗枯病发生的主要诱因。农机碾压造成土壤板结,造成出苗缓慢,苗弱也易感染此病。病残体、土壤带菌和种子带菌。
5、是玉米细菌性条纹病,有两种病斑,第一种病斑在玉米叶脉间发展,中央灰褐色,边缘深褐色,周围有水浸状褪绿晕圈,大小约3~4×2mm。另一种病斑类型为在叶脉间出现水浸状深绿色或黄褐色条斑,边缘规则。在茎和叶鞘上,病斑为水浸状,长形,橄榄色,逐渐变为淡黄色。
6、生长早期形成的肿瘤,产生冬孢子和担孢子,可以再侵染,从而成为后期发病的菌源。瘤黑粉病菌的冬孢子、担孢子可随气流和雨水分散传播,也可以被昆虫携带而传播。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局部侵染的病害。病原菌在玉米体内虽能扩展,但通常扩展距离不远,在苗期能引起相邻几节的节间和叶片发病。
玉米叶上的黄色小斑点可能是由玉米褐斑病或玉米锈病引起的。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、叶鞘及茎秆上,病斑最初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,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,常密集成行。病斑纺锤形或椭圆形,深褐色,有黄色晕圈,无霉层。当病斑大量出现时,可能导致玉米减产。
玉米斑病在生长初期并不多见。特别是因为穗发芽后发病率会提高。事实上,真正的大斑点到后期发病时判断很好。如上图所示,绿叶中间出现了这样的黄色斑点,但前期是青灰色的。玉米斑病的发生和四个方面的关系比较密切。
玉米顶腐病,分真菌和细菌两种, (镰刀菌顶腐病、细菌性顶腐病)。 苗期病株生长缓慢、茎基部变灰、变褐、变黑,叶片边缘失绿,出现黄色条斑,叶片皱缩、扭曲、重病苗枯萎死亡。植株生长中后期叶茎部腐烂后仅存主脉,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,呈蒲扇状。
如果不及时防治,后期这些黄色的病斑有些会变成黑色,危害着玉米的产量。
玉米长丹,可能是患有玉米锈病。锈病可发生在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(叶片、叶鞘、茎秆、苞叶等),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。发病后,叶片被橘黄色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所覆盖,导致叶片干枯死亡,轻者减产10-20%,重者达30%以上,严重地块甚至绝收。
症状:该病可浸染叶片、果穗、苞叶和叶鞘。叶片上病斑初为水渍状淡绿到淡黄色小点,以后扩大为圆或卵圆形斑点,有同心轮纹,中央淡褐色,边缘褐色,具黄绿色晕圈,大小为1~2毫米或3~10毫米。数个病斑汇合变成长条斑。
玉米叶片上有黄斑是锈病,玉米生长过程中,很常见的一种病害,基本只要是种植玉米的区域,或轻或重,都有发生,一般情况下,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时开始发病。田间已发生了锈病,可选择的常用药剂有苯甲·丙环唑、戊唑醇、噻呋酰胺等,防治一次不行,可间隔7-10天,多防治几次。
你说的可能是褐斑病侵染,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、叶鞘及茎秆,病斑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。
玉米叶片上有黄斑是锈病,玉米生长过程中,很常见的一种病害,基本只要是种植玉米的区域,或轻或重,都有发生,一般情况下,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时开始发病。
玉米大斑病后期玉米小癍病,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,叶斑病,叶枯病,煤纹病等。发病,主要危害叶鞘,叶片,包叶。受害病株叶片出现水渍状青灰病斑,后向两侧扩展,形成边缘暗褐色,中间青灰色大斑。一般20-25度,湿度大,密度高容易感病。
看图片应该是玉米褐斑病 农业措施。 ①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,并深翻土壤;施足底肥,适时追肥。
应该是缺素的表现。作物缺素和过多的症状 缺乏时呈现症状 氮---生长势差,全柱黄化,叶片呈淡绿 。老叶变黄,干枯及脱落。磷---下部叶片后期出现红色斑点或紫色斑点,并坏疽。叶片暗绿色。钾---老叶生斑点(白色或黄色),斑点后期呈现坏疽。
1、可以使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8%阿维菌素乳油或25%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进行防治。玉米叶斑类病害 (1)一定要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,科学施肥。
2、玉米小斑病,玉米大斑病 又称条斑病,叶斑病,叶枯病,煤纹病等。主要危害叶鞘,叶片和包叶。受害病株叶片出现水渍状青灰病斑,后向两侧扩展,形成边缘暗褐色,中间青灰色大斑。 温度低,湿度大,密度高容易感病。
3、玉米可能会发生多种病害,其中包括玉米大斑病、小斑病、锈病、纹枯病、弯孢霉叶斑病、茎基腐病、丝黑穗病、灰斑病、腐穗病和霜霉病等。针对玉米大斑病,可以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施药物,每667平方米使用50%好速净可湿性粉剂50克,或80%速克净可湿性粉剂60克,喷施3次。
4、从图片上看应该是玉米叶斑病 从图片上看应该是玉米褐斑病 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%的粉锈宁(三唑酮)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茎叶或用防治真菌类药剂进行喷洒 供参考 。
5、你这个应该是玉米烂心病,玉米烂心病对玉米高产造成威胁,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害虫危害,产生伤口后,细菌侵染,遇雨造成心腐。经试验,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配(10%吡虫啉1000倍液或5%啶虫眯1500倍液加农用链霉素500―800倍液)防治玉米烂心病效果较好。
6、防治玉米锈病,可用三唑酮、多·硫悬浮剂、固体石硫合剂、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等药物治疗,效果显著。不同地区抗性不同,建议喷两次,间隔6至7天左右,连续防治两次。产生玉米锈病之后,首先需将田地间生病的植株清除,并及时将其销毁。
关于玉米褐斑病和玉米褐斑病防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