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知识问答 正文

立枯病(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区别)

2024-09-19 32 0条评论

温馨提示:文章已超过353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立枯病,以及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棉花立枯病危害极大,如何防治棉花立枯病?

立枯病(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区别)

使用方法:棉苗发病初始时,用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喷雾进行防治(5%制剂稀释150~300倍、2%制剂稀释200~400倍,3%制剂稀释300~600倍),隔9~12天喷1次,共喷2~3次。喷雾时注意喷到棉苗叶部,最好让药液沿棉苗植株向下流到根部。

种苗出土20天左右,严格控制浇水,适当通风,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,一般在播种前苗床灌足水,播种后一般不浇水,以防湿度过大容易发病。幼苗出土后,可喷1%波尔多液或50%代森铵200倍液;5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,以消灭土表病菌。发现个别幼苗发病,应立即拔除,并喷药保护,以防蔓延。

治理棉花立枯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土壤处理和农业控制两部分。 土壤处理:可用代森锌,每平方米撒入3-4克混拌细土;五氯硝基苯制成毒土,每平方米撒入6克;35%-40%福尔马林溶液与水混合后,播种前7天均匀浇在土壤,密封3-5天后晾干。

代森锌。按每平方米用量3~4克,混拌适量的细土,均匀的撒入土壤中。2五氯硝基苯。每平方米6克的用量混拌适量的细土,制成毒土,撒于土壤中。3福尔马林。

大豆常见病虫害有哪些

1、豆天蛾,以幼虫(俗称豆虫)为害大豆叶片,造成缺刻或孔洞,轻则吃成网孔,重者将豆株吃成光杆,不能结荚,影响产量。

2、发生及症状(1)大豆立枯病俗称“死棵”、“猝倒”、“黑根病”,病害严重年份,轻病田死株率在5%~10%,重病田死株率达30%以上,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,造成绝产。

3、大豆主要病虫害有:大豆根线虫病、大豆食心虫、大豆蚜虫等。大豆根线虫病:首先是选用抗病、耐病品种;实行与谷类作物轮作。在管理上增施有机肥料,促进生长。适当多灌水,造成缺氧环境,使线虫死亡,药剂防治用种子量的神农丹拌种,也可用涕灭威,施入播种沟内。

4、大豆的病害种类和防止方法:灰斑病、胞囊线虫病、食心虫、黑潜蝇、花叶病毒病、根腐病、菌核病、耙点病、茎枯病、黑点病。灰斑病:大豆感染灰斑病之后,初期叶片上的病斑初呈红褐色小点,后期扩展成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该病一般发生在低温多余的季节。

万寿菊立枯病防治方法

精心养护,避免育苗盘或苗床处于高温、高湿条件,是预防万寿菊立枯病的关键。可以使用40%五氯·拌种双粉剂或40%拌种灵与50%福美双1:1混合进行药土处理,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g。在立枯病高发区,单用拌种灵防效不佳,需混入等量福美双以提高效果。亦可使用95%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进行处理。

- 立枯病可通过喷施代森锰锌或多菌灵进行防治。- 白粉病则需要改善生长条件,降低湿度,并喷施甲基托布津或二硝散。 虫害防治:- 对于蚜虫,可喷施10%吡虫啉4000-6000倍液进行防治。- 红蜘蛛可用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乳油进行喷杀。- 潜叶蛾则需要摘除被害叶片,并使用内吸性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。

防治方法,在日常管理中要保持通风,做好水肥管理。发病时摘除病叶,还可喷50%托布津1000倍液或多菌灵800倍液治疗,还可以喷洒10%波尔多液,每隔10天喷洒1次,连续3~4次,可控制病害。

良好的管理与及时的防治措施对万寿菊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。针对立枯病,育苗期的防治尤为重要,防治时应选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进行喷洒,每隔7到10天进行一次,以抑制病菌扩散。斑枯病的防治则需加强通风,摘除感染叶片,并使用托布津或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,以防止病害进一步扩散。

枯萎病:万寿菊叶片从下至上逐渐由绿变黄,最终整株枯萎。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管理,保证通风排水,以及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。 花腐病:感染此病害的花朵会出现畸形,颜色由黄变黑,最终枯死。防治方法包括适量施用含磷和钾的肥料,并在必要时切除受感染的部分,严重时甚至需要整株移除。

冬瓜立枯病防治方法

1、(1)猝倒病:刚出土的主干慢烂,缢宿、苗倒伏是根部发病的根本条件。(2)立枯病:根部缢宿并干枯,病而不倒。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常用药剂为:恶霉灵、普力克;优秀药剂及配方为:枯克+“三炬”壮苗促根剂。炭疽病 茎间出现黑色的斑点,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,病斑中央有黑色的小点。

2、防治冬瓜立枯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与早期干预。首先,要优化苗床管理,确保通风良好,避免苗床或育苗盘出现高温高湿环境,这有助于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。在苗期,可以采用喷洒植宝素7500~9000倍液或0.1%~0.2%磷酸二氢钾的方式,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,提高其对病害的抵御能力。

3、冬瓜枯萎病在有菌丝或菌核的土壤中越冬,可在土壤中腐烂2 ~ 3年。菌丝体可以直接入侵宿主,通过水流和农具传播。病原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℃,最高为40 ~ 42℃,最低为13 ~ 15℃,最适pH为3 ~ 5。冬瓜子带菌,营养土带菌,农家肥带菌,或者农家肥没有完全分解。

4、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,化学防治可用70%甲基硫菌灵500倍液、50%多菌灵500倍液或12%农用抗120水剂100倍液灌溉根系,可用于易发病期的防治,每隔一周左右连续2-3次。

5、在选择种子时一定要选择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,才能有效防止冬瓜裂瓜。选择抗裂瓜的品种在种植冬瓜时,首先要买冬瓜种子,种子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冬瓜的长势、抗病害能力、产量和质量等,为了防止裂瓜,在选择种子时一定要选择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,才能有效防止冬瓜裂瓜。

6、种子消毒 冬瓜种植前,种子应进行消毒,主要是去除种子的病原菌,如立枯丝核菌、立枯病、白粉病、霜霉病、根腐病、青枯病等。防治方法:将0.5-1g/kg种子与绿亨1号(99%恶霉灵)和绿亨2号(多富锌)混合,然后将种子混合,可以干混,也可以湿混。

立枯病与根腐病区别

立枯病和根腐病有什么区别 症状表现 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,初期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,后期发病部位逐渐凹陷、溢缩,而根腐病发病时会造成根部腐烂,整株叶片发黄、枯萎,最后全株死亡。

猝倒病、立枯病都是苗期病害。猝倒病侵染后引起茎基部缢缩、苗子倒伏死亡。立枯病最大的特点是茎基部缢缩干枯、立而不倒。根腐病会导致根系发黑腐烂死亡。都是真菌性病害。

根腐病:又称干腐病,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,发病后白术枝叶成萎蔫状,干枯至死。4月中旬开始发病,6月为发病盛期。病菌在土壤中能活5年以上。在根线虫或地下害虫活动频繁,以及天气时晴时雨,植株生长不良的条件下容易发病。

云衫根腐病症状初期病斑浅褐色,后深褐色至黑褐色,皮层组织水渍状坏死,大树染病后在干基部以上流溢树脂,病部不凹陷;幼树染病后病部内皮层组织水渍状软化腐烂无恶臭,病斑则呈溃疡状,有时出现立枯,地上部分褪绿枯黄,皮层干缩。

立枯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区别、立枯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