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知识问答 正文

杨花是什么花(柳絮为何叫杨花)

2023-10-12 33 0条评论

温馨提示:文章已超过699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杨花是什么?

杨花是指杨树开花时飘落的白色花絮,也称为杨絮或杨毛。杨花是春季时节的特有景观,因为它飘落时引起的浪漫氛围、与绿树相映成趣的美景,成为了许多诗人、画家、摄影师的创作素材。杨花经常被用作比喻,在诗歌中描绘出那片片白色花絮在春风中飘舞的场景。

杨花是什么花(柳絮为何叫杨花)

杨花就是柳絮。   

杨花: 据《辞源》解释为“柳絮”。庾信《春赋》:“新年鸟声千种啭,二月杨花落满飞”。 《辞源》是对的。古代诗词中“杨柳”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,而是指柳树,一般是指垂柳,这是一个词,不是杨和柳并列

杨花的典故?

北魏时期的灵太后胡氏,晚年风流成性,不仅与大臣暧昧不清,还爱上侍卫杨白花,后来杨白花离她而去,胡太后为其赋诗一首:

杨白花

阳春二三月,杨柳齐作花,春风一夜入闺闼,杨花飘荡落南家。含情出户脚无力,拾得杨花泪沾臆,秋去春还双燕子,愿衔杨花入巢里。

杨花,据《辞源》解释为"柳絮"。杨花的轻柔多情,使得自己成为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、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。

杨花  杨花,据《辞源》解释为“柳絮”。庾信《春赋》:“新年鸟声千种啭,二月杨花落满飞”。

  《辞源》是对的,古代诗词中“杨柳”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,而是指柳树,一般是指垂柳,这是一个词,不是杨和柳并列。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,形成这个习俗大概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,远行走水路居多,而水边多植柳树,折柳条最方便,而且柳者,留也,也更能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。

  隋代无名氏《送别》:“杨柳青青著地垂,杨花漫漫搅天飞。柳条折尽花飞尽,借问行人归不归?”这里就用了“杨柳”、“杨花”、“柳条”几个词,显然,这里的树是柳树,“杨柳”是柳树,“杨花”是柳絮。梁元帝《折杨柳》:“巫山巫峡长,垂柳复垂杨。”垂杨柳,垂杨柳,我们现在说的杨树有垂的么?其实垂杨即垂柳。我们可以得知,在古代诗文中,杨、柳、杨柳,均是指柳树,而且多指垂柳,并非什么杨树。

  既然古代诗文中的“杨”其实是柳树,那么诗词意象中的杨花当然也是指柳絮。叫不同名字,可能和出于压韵平仄有关。至于说到柳树叫杨柳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开运河,下令河岸种柳树,后世遂称“杨柳”,这纯粹小说家附会。《诗经.采薇》: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”显然在春秋以前就早有杨柳一词了。

杨花的意思?

杨花就是春天开的杨絮。杨絮多到走在路上都能满头都是。也算共白头就是说情侣之间了,落情侣一头。

这句话出自一首现代诗:

十几年相思加两斤黄酒,才把这句喜欢说出口。明日可愿随我柳下走,满头杨花共白首。

此句还有一句相关的诗句,叫做“柳下自有柳絮飘,哪得杨花白满头?”

杨花为什么是柳絮?

杨树花也是和柳絮差不多同时在春天到处飘舞的。只是杨树飘舞的是杨树的花絮,杨树花飘飞后,杨树的种子就结成紫红色的串子长在杨树树枝条上,仿佛是在小树枝上长满了一串串紫红色的毛毛虫。柳树飘舞的是柳树的种子,是柳树自我繁殖的方式。杨树花与柳絮在形态上都是很相似的雪花样,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开放,大概就因为这个情形容易使现代的人们把古代汉语中的杨花(柳絮)与现代汉语中的杨树花混淆了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