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文章已超过694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,一般可用田园土、粗沙、有机肥做山药种植基质,首先需将种子浸泡在清水里6小时,放在凉爽通风处晾干,播种到土壤里每天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了,将温度控制在20℃,这样才能使其种子发芽。
种植品种选择
山药的品种有很多,但主要的品种有细毛长山药、二毛山 药和日本山药,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 药都是长柱品种山药也是我们较常见的品种,而日本山药顾名思意不是我国品种,它是经过长期培养而出的品种,它对环境适应力强,而且品质也好,产量也比普通品种高。

2、选土刨沟
种植山药要选择疏松肥沃、排水性好的沙质土壤,忌土壤粘性较重,排水性不佳。刨沟在冬季或初春进行,沟土行距约1米左右,沟深也要达1米,人工刨沟极为繁琐费劲,有条件的可选择机械刨沟。

3、繁殖方法
主要有芦头和珠芽繁殖。
芦头繁殖:10月选取芽头饱满,无病虫害的山药芦头,截取20cm左右,放在温和的阳光下晒2-3天,使其伤口愈合。挖坑将芦头埋下,坑的深度以芦头不受冻为宜,保持温度在5度左右,待冬季后化冻施足肥,深翻土壤将芦头完全掩埋,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约半月左右即可出苗。
珠芽繁殖:10月摘取株芽用干沙储存,待来年开春取出,稍晒后即可播种,覆土约6cm,保持土壤湿润,半月出苗,秋季即可挖出栽种。

4、种植方法
山药种植因各地区的气温略有差异,种植时间也不同,一般在地面温度稳定在10度左右即可种植,也可用地膜覆盖增加保持地面温度。将栽培沟填入土肥,覆土10cm,浇一次透水,然后将繁殖出的山药栽子按15-20cm平铺沟内,覆土8-10公分,再用地膜覆盖,保持土壤湿度温度,加快出苗。

1、整地挖沟:山药是一种浅根作物,生长期长,一年一茬,一般在春季地温达到10°C时种植。对于山药种植,有必要选择高干,排水良好,土层深厚,松软的沙壤土或轻壤土田块。
要求土壤质量上下相同,土壤应呈微酸性至中性。山药不应该用于连续种植。通常,它应每2至3年旋转一次。挖栽培沟时一般沟距1米左右,深度0.6~1.0米,宽度25厘米。挖掘沟渠时,表土和下层土壤分别堆放,使土壤完全风化。
在春季土壤解冻后,首先将下层土壤埋入沟渠,然后填充表土,使之不乱土层。与填土相结合,向其施加1000-1500kg土杂肥50kg-70kg磷肥,25kg-30kg碳酸氢铵和25kg-30kg硫酸钾。避免使用大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,以防止烧根和块茎分杈。
2、种块处理:在种植前20-25天选符合所栽品种特征的无病块极上端较硬的根头作种,将其一端断面在消石灰粉中蘸一下,然后让阳光照射几天消毒和促进发芽,为了增加繁殖系数,必须将块根切断繁殖。
也就是说,选择长约1米,横径为2.4-4.5厘米的薄根,切成15-20厘米长的几段,并用毛笔记上、下端,然后将每个断面蘸石灰,横放太阳下晒种,一直晒到段头有细裂缝为止。
晒种期间轻轻地处理以防止划伤。同时,要做好防风,防雨,防霜保护。
3、山药种植:用山药栽培沟填充土壤肥料后,沟上做成1米左右宽的平畦。
种植时,在平畦中间种植挖一条约10厘米深的沟,然后浇水。当水渗透时,根据15-20厘米的植物间距将山药种植在沟渠中平放,并且每亩种植约4,000株植物。覆盖土壤8~10厘米,然后覆盖薄膜,增加土壤温度,促进出苗。
利用“山药豆”繁殖山药栽子的,增加繁殖系数,行距为40-50厘米,植物间距约为10厘米。每亩种植约12,000株植物。
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