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文章已超过624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1、蝗总科分类第一节、直翅目 分类及常见科简介之蝗亚目Locustodea(Locust、Grasshoppers) 本目昆虫营地上生活,触角短,鞭状,可适合草地生活。跗节3节,听器位于第一腹节两侧。产卵器凿形,卵产在土中。
2、蝗总科之下又有八大科,曰:癞蝗科、锥头蝗科、斑腿蝗科、斑翅蝗科、网翅蝗科、剑角蝗科、槌角蝗科和瘤锥蝗科,山东拥有除瘤锥蝗科之外的七个科,共计50余种。
3、减少蝗害。生物防治 ⑴在蝗灾区,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,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。也可在山坡放养鸡、鸭、鹅等家禽防治。⑵大面积施用微孢子虫。
4、短角异斑腿蝗成虫 短角异斑腿蝗,学名Xenocatantops brachycerus,斑腿蝗科。体型和花胫绿纹蝗在伯仲之间,成虫长 1- 2mm,体色黄褐色或暗褐色。
5、斑翅蝗科:东亚飞蝗、云斑车蝗; 斑腿蝗科:中华稻蝗、日本黄脊蝗; 蝼蛄科:单刺蝼蛄、东方蝼蛄。 缨翅目 主要是蓟马。身体微小,一般黄褐或黑色,眼发达,触角较长,锉吸式口器,翅膜质,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。
6、广义的蝗虫包括蚱总科、蜢总科和蝗总科,狭义则仅指蝗总科。 蝗总科之下又有八大科,曰:癞蝗科、锥头蝗科、斑腿蝗科、斑翅蝗科、网翅蝗科、剑角蝗科、槌角蝗科和瘤锥蝗科,山东拥有除瘤锥蝗科之外的七个科,共计50余种。
1、蝗科昆虫中华稻蝗、飞蝗等的虫体。又称为蚱蜢。获得后去翅、足,洗净,用沸水烫死后食用,含有高蛋白,是理想的食品。
2、蝗科 Acrididae (Locustidae) 属昆虫纲,直翅目,蝗总科Acridoidea俗称蝗虫或蚂蚱。体粗壮。触角短,不超过体长,呈丝状、剑状或棒状等。多数种类有2对翅,少数种类翅退化或缺翅。
3、基本解释[grasshopper] 别名“蚂蚱”,为蝗科昆虫稻蝗( Oxya chinensis Thunb ),是害虫,吃稻叶等。 蚱蜢,草上虫也。——《六书正伪》 又如:蚱虫(即蚱蜢);蚱蜢竹(竹的一种) 详细解释蝗属农业害虫。
4、蝗科Acrididae 属于昆虫纲,直翅目,蝗总科的一种,俗称蝗虫或蚂蚱。蝗科(学名:Acrididae)是蚱蜢中最大的一个族群,约占有11,000种的10,000种,其中又以飞蝗最为著名,是农夫的天敌。
5、沙漠蝗(Schistocercagregaria)属蝗总科,是一种栖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虫,是蝗虫类中最危险的一种,因为:蝗虫群可迅速飞到很远的距离,繁殖力也很强(每年最多可繁衍五代),个头及食量较大,飞行高度可达二千米。
6、花胫绿纹蝗,学名Aiolopus tamulus(Fabricius,179,斑翅蝗科绿纹蝗属。雄体长15-25毫米,雌20-29毫米,体瘦长,暗褐至黄褐色,前胸背板上有“X”纹,侧片底缘及沟后区常呈鲜绿色,色彩较为鲜明。
1、红后负蝗:头部尖长,又叫尖头蚱蜢,是台湾比较常见负蝗品种。台湾大蝗:是台湾蝗虫品种中体型最大的。拟稻蝗:几乎全年可见,栖息在低海拔山区与平地。
2、广义的蝗虫包括蚱总科、蜢总科和蝗总科,狭义则仅指蝗总科。 蝗总科之下又有八大科,曰:癞蝗科、锥头蝗科、斑腿蝗科、斑翅蝗科、网翅蝗科、剑角蝗科、槌角蝗科和瘤锥蝗科,山东拥有除瘤锥蝗科之外的七个科,共计50余种。
3、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二种,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、亚洲飞蝗及西藏飞蝗三种,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,为害最为严重。 蝗虫的主要种类 蝗虫主要有土蝗、稻蝗、东亚飞蝗、棉蝗与竹蝗等。
4、土蝗 土蝗又叫土蚂蚱,常见的有笨蝗、短星翅蝗、黑背蝗、尖翅蝗。属蝗虫的一类,形状略似飞蝗,分布地区很广,多生活在山区坡地以及平原低洼地区的高岗、堤田埂、地头等处。除危害粮食作物外,还可危害棉花、蔬菜等。
5、蝗虫的种类 (2010-03-2023 稻蝗 稻蝗形态特征:中华稻蝗属直翅目,蝗科。成虫雄虫体长15~33毫米,雌虫20~40毫米,黄绿色或黄褐色,有光泽。头顶两侧在复眼后方各有1条黑褐色纵带,经前胸背板两侧,直达前翅基部。
6、台湾大蝗:是台湾蝗虫品种中体型最大的。 拟稻蝗:几乎全年可见,栖息在低海拔山区与平地。 稻蝗 我国常见稻蝗品种有中华稻蝗、日本稻蝗、小稻蝗、长翅稻蝗、无齿稻蝗,其中中华稻蝗占稻蝗总数85%以上。
1、它们均属于直翅目蝗亚目,可以统称为蝗类;与同属直翅目的螽斯类相比,蝗类的共同特点是触角粗壮而短(长角蝗科除外),不及螽斯触角的飘逸修长。 蚱,具体种类不知 蚱,具体种类不知 蝗类还可以分为三类:蝗、蚱和蜢。
2、蝗总科之下又有八大科,曰:癞蝗科、锥头蝗科、斑腿蝗科、斑翅蝗科、网翅蝗科、剑角蝗科、槌角蝗科和瘤锥蝗科,山东拥有除瘤锥蝗科之外的七个科,共计50余种。
3、蝗总科之下又有八大科,曰:癞蝗科、锥头蝗科、斑腿蝗科、斑翅蝗科、网翅蝗科、剑角蝗科、槌角蝗科和瘤锥蝗科,山东拥有除瘤锥蝗科之外的七个科,共计50余种。
4、然后是蝗亚目,上述的主要问题蚂蚱、蚱蜢和蝗虫全是蝗亚目的内容。 蝗总科 对于俗称来说,蚂蚱、蚱蜢和蝗虫都是说的蝗总科,老的蝗总科下面分八个科,好像有什么斑腿蝗科斑翅蝗科等等,我不仅不会分,连八个科名都说不全。
5、西伯利亚蝗 在草原地区为害牧草,严重时,牲畜因在冬春两季缺草而成批死亡。中国南方地区的稻蝗和竹蝗分别为害水稻和竹,大发生时也能造成严重的灾难。棉蝗和斑角蔗蝗分别为害棉花和甘蔗,严重时能给棉花和甘蔗带来极大的损失。
6、斑腿蝗 中华负蝗夏型 中华负蝗秋型 飞蝗科(斑翅蝗)Oedipodidae 触角丝状,无前胸腹板突,前翅具中闰脉,如飞蝗Locusta migratoria。
1、▌形态特征 头部:感觉和摄食中心:头部的主要结构有触角、眼和口器。 胸部:运动中心:分为前胸、中胸和后胸。在蝗虫的前、中、后胸各生有1对足,分别称为前足、中足、后足。足是分节的,后足发达,适于跳跃,叫跳跃足。
2、形态特征 蝗虫是蝗科蝗属的 昆虫动物 ,全身通常为绿色、灰色、褐色或黑褐色,后腿肌肉发达,后足腿节粗壮,适于跳跃,强大的弹跳能力使它们成为跳跃能手。近种区别 土蝗 土蝗是指除飞蝗以外的其他蝗类,其种类多,分布广,食性杂。
3、形态及特征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,包括卵、若虫、成虫三个阶段。 雄成虫体长35~45毫米,雌成虫35~52毫米。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,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。颜面垂直,触角淡黄色。
4、观察科特征: 蝗科:触角短,一般丝状。三对足跗节式 3—3—3。多数种类具翅两 对, 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前翅而发音, 雌虫听器在第一腹节两侧, 如东亚飞蝗。 蝼蛄科:触角短,足跗节式 3—3—3,前足为开掘足。
5、东亚飞蝗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35—52mm,雄成虫35—45mm。体黄褐色或绿色。触角丝状,多呈浅黄色,有复眼1对单眼3个。复眼后具淡色条纹,前下方生暗色斑纹。前胸背板马鞍状,隆线发达。
6、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~30mm,头至翅端长30~48mm。绿色或褐色(冬型)。头尖削,绿色型自复眼起向斜下有一条粉红纹,与前、中胸背板两侧下缘的粉红纹衔接。
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