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文章已超过702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一、时间选择
金线莲种植多采用分株法,这种方法要比播种法成活率高,分株通常是先养殖几年,然后将植株分株进行种植,具体的分株时间是在春季和秋季,此时的气候相对温和,分株后植株会更容易成活。
二、进行分株
分株的时候要挑选生长状态好的植株,在进行分株之前,要减少浇水,也可以短时间内停止浇水,目的是为了让土壤保持微干的状态,这样在脱盆的时候会更容易。在分株后要简单处理伤口,做好消毒工作,可以适当涂抹生根粉。
三、盆土准备
在种植之前,要准备好适合它生长的土壤,最好是使用富含腐殖质的干净土壤,为了防止土壤里的病菌和虫卵侵害植株,可以先使用开水或多菌灵进行消毒。
四、开始种植
把土壤装进花盆中,盆底要先放上碎瓦片和粗石子,然后将处理好的植株栽种起来,根系要在土壤里舒展起来,用土壤将根系覆盖好,最后按实即可。种植后应该先浇水,之后把花盆放到背光的阴凉处,做好浇水工作,维持土壤湿润的状态。
1、配制土壤:提前配制疏松、透气、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备用。2、合理分株:将母株从土壤中取出,露出根系部分,然后用刀片分割开,放在阴凉、通风处晾干伤口。3、入土种植:伤口晾干后就可上盆栽种,栽后压实土壤,浇透水。4、加强养护:刚上盆的金线莲比较虚弱,应提供温暖、通风、散光足的环境。
1、种植金线莲需选择肥沃、潮湿的黄壤土或腐殖土。栽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消毒,并且还要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。
2、将金线莲母株脱盆,然后将植株根部的球茎分离,栽种在准备好的土壤中。
3、金线莲栽种后需适量浇水,然后将其放置在温暖通风处养护,保持温度25~30摄氏度之间。
1.
土壤
种植金线莲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是最为重要的,金线莲比较怕涝,所以土壤一定要透气,可以在花盆底部适当加入一些砂石,这样能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。
2.
温度
15度至30度是金线莲最好的生长温度,冬季若温度降至0度时,就会出现冻害,所以要及时移至居室里摆放,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度即可。夏季温度不可高于35度,否则对它的生长极为不利。
3.
光照
金线莲是一种比较喜光的植物。一般来说,每天需保证不少于六个小时的光。不过,在夏季光照非常强烈的时候,就需稍微遮挡一下,因为太强的光也同样会有危害的。

看你技术好不好,管理得好不好,不过金线莲比其他药材的成活率要低一些,它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。
金线莲养殖方法
金线莲别名金线兰、金丝草,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。它在民间使用范围较广,素有“药王”、“金草”、“神药”、“乌人参”等美称。经有关部门测定发现,金丝莲中氨基酸组成、成分、含量及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。几百年来作为民间常用草药。接下来就让我为你介绍一些金线莲的建议吧!

方法/步骤
温度 :金线莲生长适宜温度是20~32℃,它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。在栽培过程中,在大棚覆盖下,连续30d的0~5℃的低温对金线莲还无明显伤害。15天34度以上日温,容易造成叶子卷。

水分 :金线莲性喜湿润。水分是影响金线莲存活的最主要因子。金线莲不可能在气候干燥、土壤缺水的环境生存。金线莲自然分布于湿度大的森林环境之中及一些溪涧附近。人工栽培要让金线莲处于相对湿度在70%以上的小环境下。可以在栽种盆边经常洒水

光照 :金线莲属喜阴植物,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低,适宜光照度为3000lux左右。80%遮阳网+80%遮阳网+1层塑料膜。在自然条件下,上层乔木郁闭度70%~80%,下层植被覆盖度40%左右

土壤 :土壤要求疏松、透气、湿润。在自然条件下,腐殖土、黄壤、红壤类型的土壤都有金线莲分布。金线莲宜在偏酸性土壤条件下生根。 推荐用优质腐殖质土。

施肥 :半月施肥一次,最好使用农家液态肥或沼气液,稀释至1000倍
采收 :采收适期的确定与栽培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,至少必须在出瓶栽培10个月(定植后8个月)采收较适宜。当金线莲株高长到8-10cm以上,5-6片叶,鲜重4g/株即可收获。
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