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文章已超过694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楝树是我国华北以南地区,特别是长江流域为重要的四旁树及庭园绿化树,其树形优美,叶色秀丽,春夏之交淡紫色之花清香溢人,最适孤植、丛植于房前屋后、台坎坡下、庭院绿地及花坛之中。也可植于公园、风景区、园林小区之园区一隅、石山坡地之上、庭榭之旁,也可配植于池边溪旁、路径之侧,主干通直者也可植为行道树,
其绿荫及观赏效果均佳。因抗烟尘及有毒气体,也是工厂、矿区好的绿化树种。木材轻软,纹理直,易加工,可供家具、建筑等用材。树皮、果及叶均可入药,有驱虫、止痛之功效。种子可榨油,供制油漆、润滑油等用。
楝树与苦楝树没有区别,指的是同一种植物。它属于楝科楝属的落叶乔木,高在10米左右。叶片为卵形,顶生的稍微大些。开花时为圆锥花序,多是在春季4-5月之间开花。果实为核果,呈球形后至椭圆形。原产地在我国黄河以南的各个省区,现已经被广泛栽培。它不仅是材用植物,还是药用植物。
印度苦楝树(英语:Azadirachta indica),原产于印度、缅甸等国,又称印度楝树、印度蒜楝、印度假苦楝、宁树(英语:Neem)、印度紫丁香(Indian lilac),楝科蒜楝属植物,分布于印度、缅甸、孟加拉、斯里兰卡、马来西亚与巴基斯坦等亚洲亚热带、热带气候地区。
是一种喜高温、耐干旱、喜阳光充足、耐土壤贫瘠的植物,即使在持续干旱半年以上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。
楝(学名:Melia azedarach L. )是楝科,楝属落叶乔木,高可达10米;树皮灰褐色,分枝广展,叶为2-3回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对生,叶片卵形、椭圆形至披针形,顶生略大。圆锥花序约与叶等长,花芳香;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先端急尖,花瓣淡紫色,倒卵状匙形,两面均被微柔毛,花药着生于裂片内侧,且互生,子房近球形,无毛,每室有胚珠,花柱细长,柱头头状,核果球形至椭圆形,内果皮木质,种子椭圆形。4-5月开花,10-12月结果。
苦楝
楝科楝属植物
楝(学名:Melia azedarach L. )是楝科,楝属落叶乔木,高可达10米;树皮灰褐色,分枝广展,叶为2-3回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对生,叶片卵形、椭圆形至披针形,顶生略大。圆锥花序约与叶等长,花芳香;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先端急尖,花瓣淡紫色,倒卵状匙形,两面均被微柔毛,花药着生于裂片内侧,且互生,子房近球形,无毛,每室有胚珠,花柱细长,柱头头状,核果球形至椭圆形,内果皮木质,种子椭圆形。4-5月开花,10-12月结果。
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,生于低海拔旷野、路旁或疏林中,已广泛引为栽培。
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